來自中國縫制機械協會的統計顯示,1至6月份,94家整機企業共生產縫制機械494萬臺,同比增長了15%;工業總產值96.75億元,同比增長了21%;出口創匯7.25億美元,同比增長19%。
今年上半年,我國縫制機械行業繼續保持了較快的增長勢頭,這些經濟指標也正折射出縫制機械行業的“舵手”——中國縫制機械協會卓有成效的各項工作進展。
行業標準化工作穩步推進
今年是“標準宣貫年”,因此“標準宣貫”是2007年行業工作的主線,協會在推動行業、企業加強標準化工作方面進行了周密的工作安排。
3月,協會和全國縫制機械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共同編輯出版了《縫制機械行業標準手冊》,收錄了截至2006年底以往近十年內發布的常用有效的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并寄發到企業手里。
8月,協會按照《QB/T2151-2006電腦刺繡機行業標準宣貫實施方案》的要求,在征求部分企業意見的基礎上,在電腦刺繡機會員企業和具有一定規模(年產刺繡機500臺以上)的非會員企業中開展了一次“產品標準符合性檢測和產品質量技術水平的差異性評估”工作。
為培育、壯大行業標準化人才隊伍,提升企業標準化工作水平,8月9日-10日,由協會主辦、全國縫制機械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承辦的“縫制機械行業標準化人員崗位培訓班”在上海舉辦,來自行業45家企業的58位學員參加了本次崗位培訓。培訓內容主要圍繞標準化基礎知識、標準編寫方法與應用技能、技術抽樣檢驗程序以及行業標準制修訂流程等知識點展開,著重提高企業標準化工作人員實際應用能力。
隨著系列工作的扎實推進,企業利用各種會議的機會進行標準工作的研討和交流,骨干企業積極參與行業標準化工作,行業標準化工作正逐步深入。
行業科技工作上新臺階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協會一向主張通過加大科研攻關力度,提升行業整體的科研創新能力和水平。為此,協會在今年3月理事會上通過并正式向全行業發布了行業“十一五”科技開發指南,提出了行業目前及今后一段時間的科技發展方向和技術開發目錄,以推動行業在科研攻關上取得重大突破、研發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國際先進水平的產品與技術。
8月下旬,協會“十一五”科技開發項目指南調研組先后走訪了上工、鮑麥克斯、威士等多余家行業骨干企業,與各企業負責人進行了深入的交流,聽取了各企業“十一五”科技規劃和行業“十一五”科技開發項目指南項目選取及實施情況介紹,就如何推動行業共性基礎技術項目的開發與企業進行了探討,初步掌握了企業的研發工作進程狀況,為做好行業“十一五”重點科技項目立項和引導行業科技發展提供了依據。
同時,從協會秘書處了解到,根據行業“十一五”規劃關于加強科技人才隊伍建設的科技發展目標,秘書處將擬于年內適當時間,聯合協會科技委、上海交通大學等有關機構,采用脫產集中培訓的方式,在行業中舉辦一期“行業科研骨干人才高級研修班”,以提升企業科研骨干人才的專業技術水平。
成績證明著工作的成效,就在中國輕工業聯合會頒發的科技獎中行業獲得多項獎勵:興大豪開發的BECS-18系列電腦刺繡機控制系統榮獲2006 年度中輕聯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飛躍的FY9102型無油電腦高速平縫機等5個項目分獲中輕聯科學技術進步獎的二、三等獎;飛躍的FY2500-07/F/TKS型高速褲耳縫紉機、西安標準陜西銀星科技有限公司的GC6180系列高速單針自動剪線平縫機等4個項目獲得了中輕聯科技創新鼓勵獎。
規范市場秩序取得新進展
行業協會擔負著實施行業自律的重要職責,要圍繞規范市場秩序,健全各項自律性管理制度,制訂并組織實施行業職業道德準則,大力推動行業誠信建設,建立完善行業自律性管理約束機制,規范會員行為,協調會員關系,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如果條件成熟,理順和規范市場秩序將成為明年的主要工作。
這是八屆二次常務理事擴大會上,田民裕理事長針對規范行業秩序所說的一段話。以市場為導向的經濟,在運行中可能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也可能導致出現系列不當的不惡性競爭行為——這被公認為市場經濟的頑疾,所以國家在經濟運行中一直強調加強宏觀引導和市場調節相結合。面臨產業升級的中國縫機業也遇到了同樣的困擾,低價競爭、無故拖欠貨款、零首付等各種不規范行為和問題極大程度的阻礙了行業的發展勢頭。
為此協會努力引導行業客觀分析市場走向,理性競爭,共建和諧發展之路。5月17日,圍繞行業“理性競爭,和諧發展”的主題,在廣州召開的“第二屆中國縫制機械市場發展論壇”就加強行業市場領域自律及合作、規范中國縫制機械市場秩序提出了六條建議與措施。
5月28-29日,協會零部件專業委員會30家骨干零部件企業的40名代表,圍繞如何有效應對低價無序競爭、無故拖欠貨款以及零部件產業如何進一步做精、做強等議題展開了廣泛、深入的討論,并就為有效抵制及改善低價無序競爭和拖欠貨款等問題、加強整零企業之間的溝通與協作、發揮行業骨干企業的領頭羊作用等問題達成了五項共識。
八屆二次常務理事擴大會上,《關于規范中國縫制機械市場秩序的若干建設和措施》喜獲全票通過,表明行業加強自律機制建設、協會加強行業行為規范的工作已經邁出了欣喜的一步。
專業市場建設繼續深化
2007年,協會在專業市場建設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經過二十年的培育,中國國際縫制設備展覽會(CISMA)在培育行業專業市場、促進國際交流、提高技術進步、拓展海外市場等方面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品牌號召力日益增強。CISMA2007更以10萬平方米的展覽規模成為世界同業第一大展,參展企業和產品的數量、質量再一次創下新的紀錄。
CISMA2007以“新形象搭國際平臺,新技術促產業升級”為主題,廣邀國內外著名品牌,將呈上世界縫制機械行業最前沿的技術和產品。目前共有近1400家企業報名參展,比上屆新增了200余家;企業申報面積CISMA2005相比也普遍增大,只能容納凈面積5萬多平方米的展場,報名申請凈面積竟達7.5萬平方米;首次實行價格單軌制使得國外企業攤位費用大幅下降,國外企業參展積極性大增,至今已有19個國家和地區的206家境外企業報名,占全部展商數量的15%,其中墨西哥、約旦、希臘、波蘭等國都是新參展國家,CISMA的國際影響力日益擴大;自本屆展會開始,日本縫制機械工業會成為CISMA展會支持單位之一,中日兩國縫制機械行業和協會進一步加強了合作與共同發展。
緊鑼密鼓組織CISMA2007的同時,協會又立足國際市場的發展動向,決定于2008年1月10日至12日在印度班加羅爾國際展覽中心舉辦“2008中國縫制設備展示會•印度”。這是中國縫制機械協會首次在海外辦展,標志著協會專業市場工作邁出了走出國門走向世界的第一步。
田民裕理事長指出,協會第一次海外辦展是走出去的重要措施,標志著協會的工作真正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行業協會要借鑒國外先進做法來維護國內企業利益,在國際競爭中充分發揮協會作用,積極組織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開拓市場。
行業培訓工作有了新起色
行業培訓,能集行業優勢力量,為行業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智力支持和動力保障。協會深刻認識到行業培訓工作的重要性,這方面的工作力度步伐正不斷加快。
8月11日,協會在上?p紉機研究所組織召開了《縫紉機裝配與維修工》國家職業技能培訓教材審訂會,決定采取培訓和教材編寫同步推進的工作模式,全面啟動《縫紉機裝配與維修工》初級、中級的國家職業技能培訓和鑒定考核,同時做好高級、技師部分教材的編寫和相關職業等級培訓的籌備工作。
為進一步加快行業職業技能培訓鑒定體系的建設工作,近日,協會授權中國輕工縫制機械行業職業技能培訓和鑒定管理總站與凌宇信誠(北京)縫紉設備有限公司聯合組建了協會行業職業技能北京培訓部,負責我國北方地區縫制機械裝配及維修技術推廣和培訓。
此舉將解決目前我國北方地區還沒有一家專門從事縫制機械類技能培訓的學校或機構、北方各省市縫制機械維修、管理方面的人才極為缺乏的現狀,是協會落實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有關職業資格教育精神,全面推進行業職業技能培訓和職業技能資格認證的重要舉措。
行業質量工作不斷深化
飛躍、寶石、杰克、北方天鳥、惠工三廠等5家企業的8個QC小組獲“2007年全國輕工業優秀質量管理小組”稱號;北方天鳥、惠工三廠、重慶零一、飛躍等4家企業的7個班組當選“2007年全國輕工業質量信得過班組”;飛躍副總經理施伏壽獲“全國輕工業質量管理小組活動卓越領導者”、中縫協業務部副主任吳吉靈當選為“全國輕工業質量管理小組活動優秀推進者”——7月,在中國質量協會輕工分會在全國輕工系統內組織開展的2007年全國輕工業優秀質量管理小組成果發布暨交流會上,縫制機械行業收獲頗豐,榮獲多個獎項。
這只是中縫協推進縫制機械行業先進質量管理(QC)工作的一個縮影。就在今年年初,協會就完成了行業“十五”期間先進QC成果匯編書籍的出版工作!哆x編》約20萬字,全書共收錄了標準、中捷、寶石等8家行業骨干企業的26個先進QC成果,并對部分行業先進QC小組進行了專門介紹。
《選編》的出版和發行是我行業具體落實國家質量振興計劃的重要舉措。目前《選編》已分發至各企業,必將對行業產品整體質量的提升產生積極影響。
全力推動專業委員會工作
當前智能化、集成化、機電一體化已成為縫機發展的潮流,電控技術如何與縫機的成功嫁接正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因此電控生產企業發展也面臨著越來越多的機遇和挑戰。
為促進行業電子電控領域企業的交流,加強電子電控行業的團結、協作與行業自律,促進電子電控產業技術升級和健康快速發展,中縫協秘書處從2007年初正式啟動了電控專委會的籌備工作。
4月25日,中縫協在上海組織召開了電控專委會籌建大會,共有來自17家成員單位的32名會議代表參加了成立大會。大會審議并通過了專委會章程,提議并選舉產生由上海鮑麥克斯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為專委會主任委員單位、北京興大豪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為副主任委員單位的專委會領導機構,由中縫協秘書處、鮑麥克斯、興大豪三方共同組建成專委會辦公室,作為專委會的日常工作機構。6月25日上海召開的八屆二次常委理事擴大會上,《關于成立中國縫制機械協會電子電控專業委員會的決議》獲全票通過。
相信隨著電控專業委員會工作的逐步開展,行業電控企業的交流與合作將得到加強,推動企業在標準制訂、科技開發、市場拓展、信息交流等各個領域的協作,必將促進縫機業的產業技術升級步伐,加快行業機電一體化的發展進程。
事實證明,中國縫制機械協會以“十一五”規劃的全面實施為主線,以宣傳貫徹標準化工作為主題,以服務企業、服務行業為手段,為促進行業結構優化升級為目標,立足行業,面向未來,積極創新,拓展職能,各項工作正不斷取得新的進展和突破,行業標準化工作、科技工作正穩步推進,市場秩序正朝著理性競爭的方向發展。
中縫協秘書長楊曉京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協會要做的工作還有很多,標準宣貫仍是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中縫協將繼續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行業協會商會改革和發展的若干意見》的精神,堅持田民裕理事長提出的“更新理念、打造平臺、優化服務”的工作方針,牢固樹立民主辦會理念,進一步加強協會自身建設,打造協會履行職責的平臺,為企業發展提供更加寬廣的舞臺。